高新区:线上及时听民声 线下联动解民忧,“12345 热线+调解”推动热线办理与多元共治“大调解”深度融合

“有什么诉求既有‘线上12345’,还有线下这么多部门协助调解,难题很快解决了。”近日,在日照高新区政务热线办理中心,因小区沿街商铺噪音问题,拨打12345热线寻求帮助的刘女士,连连表示感谢。
  近年来,日照高新区坚持源头防控、多元解纷社会治理理念,创新打造“12345+调解”多元化解纠纷机制,建立起覆盖矛盾纠纷前、中、后全周期的调解模式,推动热线办理与多元共治“大调解”深度融合,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。2020年以来,全区热线服务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均居全市前列。

“兜底办理”倾听诉求解难题
  前不久,日照高新区便民服务热线接到居民潘先生来电,反映企业未按时缴纳社保的诉求电话,该事项前期已经劳动仲裁审理,企业确认执行,但多次催促未果。
  接单后,根据事项实际,日照高新区税务局兜底协调,企业以经济补偿形式将社保费用拨付给潘先生,诉求事项圆满解决。
  一呼即应,一办到底。为推动热线工单接诉即办,日照高新区建立“兜底办理”机制,重点解决不满意诉求,对群众来电反映的问题,建立台账、分类施策,严格按程序予以受理和办理,积极解决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。
  一般问题部门牵头受理。对存在办理效率低、质量不高等的问题,日照高新区政务热线办理中心根据实际情况,指定部门“牵头办理”,确保有单位兜底解决。
  突出问题重点专项办理。为全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,区内党群、住建、公安等部门联动,通过“法律援助+劳动仲裁”和“援调对接”方式,与劳动仲裁机构共同化解群体欠薪诉求,部分工单办理被列入《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》“好评工单”。
  重大矛盾群策合力调理。该区建立健全“信访+12345”双向联动机制,实现12345热线和信访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协调联动。同时,把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,逐案落实“信访+调解”工作措施。

联动联治提升诉求解决率
  “多亏有了咱们的调解队伍,加速了纠纷化解,要是我们自己处理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。”日前,日照高新区政务热线办理中心刚调解完一起关于劳务费支付的纠纷,当事人双方均表示满意。
  “12345,有事找政府。”如今,在日照高新区,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不仅仅局限于“一部电话、一台电脑、一名热线工作人员”,而是将“12345”与调解融合,部门联动、问题联解,不断提升诉求解决率。
  该区成立调解中心,整合综治、司法、信访、网格等各方资源,建设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解平台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联动联治;统筹多方力量,建立综合调处队伍,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,辖区调委会共72个。今年以来,该中心接待群众来访285批次,调解矛盾纠纷315件,调解成功率98%。
  同时,日照高新区深化“警司联调”“大嫂调解”“顾问调解”等品牌,吸纳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才进入调解队伍,提高纠纷化解能力,并强化跟踪回访,确保群众诉求“事事有落实,件件有答复”。

源头预防减少热线投诉量
  “我们会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居民困难诉求,特别是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,及时了解居民真实需求。”日照高新区高新社区楼长唐秋红表示,一些邻里间日常琐事也在他们网格员的协调下顺利化解。
  以解决群众诉求为根本,日照高新区坚持民生导向,将矛盾纠纷调解向前端延伸,主动服务回应群众关切,让诉求及时在日常中“吸收消化”,从源头减少热线诉求增量。
  日照高新区以网格化管理,进行精细化服务,配齐网格长、网格员、公安民辅警等社会力量523人,实现网格服务阵地全覆盖,打通基层公共服务神经末梢,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在基层。
  今年,该区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,充分发挥党员老兵力量、便民连心亭、“小徐帮帮团”等载体优势,收集意见建议,通过常态化排查,主动预防源头纠纷。其中,艳阳社区“老兵力量”志愿服务队,每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,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。截至目前,该社区今年热线投诉量为零件。
  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,辖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变得更为便捷。该区依托政务微信推出“公安管家”,为全区132个小区、村居配备1名包联民辅警;梳理61类基层事项清单,纳入人工智能AI助手“警小新”,为群众提供一对一、24小时咨询服务。此外,该区打造“高新平安慧眼”监控体系,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满满的安全感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